新闻中心
枣业动态
技术支持
 
  >>新闻中心

小红枣联动大产业
  

 新郑红枣和内黄大枣,分处我省黄河南北,判然两种风景。新郑小枣开发出系列品种,成为联动性强、产业化程度高、融合力度大、风生水起的一项富民产业,其知名度和美誉度高端鹊起。内黄大枣则在颠簸中下行,在下行中委顿,在委顿中伤了元气,成为百姓曾为之骄傲的过往谈资。两者对比,令人击节赞叹与扼腕长叹共生,满满希望和隐隐担忧并存。

 
 
  横向比一比两地枣业的成长历程。新郑枣在上世纪90年代即推出生产标准化战略,积极探索自成特色的产业发展体系和模式,以质量提升拓展市场空间、抢占市场高地;内黄枣则一度沉醉在改革开放之后,全国居民消费水平第一轮大提升带来的卖方市场的优越感当中,坐等客商上门,总认为自己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其结果是,一个名气越来越大,牌子越来越响;另一个则影响力越来越小,发展步履越来越蹒跚。
 
  纵向评一评两地的经验教训。二者都曾在产品畅销时重产量、轻质量,其间都出现过市场摇摆。不同的是,新郑较早从宏观方面着力,出台整体应对方案,沿着标准化—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道路,高歌奋进;内黄则步入片面追求产量—质量下降—无序发展—短板突出—重新起步的囧途,至今喘息方定。一个重视质量和品牌,围绕消费需求做文章,超前把重心放在供给侧方面,效益自然越来越好;一个追求产量,忽略质量,不看市场动向,只低头在一亩三分地里动脑筋,市场化路子必然越走越窄。
 
  两地红枣产业的发展让我们感悟:过硬的产品质量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什么时候都不能放松对品质的要求。此外,还必须把品牌擦亮打响,以品牌含金量博弈市场变量;必须联合发展、融合做大、延伸做强——红枣不一定要长成在新郑,但“好想你”品牌高高耸立在新郑,包装售出的红枣就都成了河南枣;必须切实重视创新,不断开发新品种、植入新元素,拓展销售新空间,最大限度强化红枣产业边际收益;必须扎根于河南的深厚土壤,把历史文化底蕴和地理标志、有机生产、文化风情融聚融汇,把一二三产业融合深化,才能在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进程中让河南小枣红遍全球。
 

版权所有:郑州航空港区天泽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联系人:宋英维(经理)工信部网站 豫ICP备15020670号-1 网站地图 rss 百度地图
电话:13676955052 客服QQ: 84192537   地址:河南省 新郑市 龙王乡 宋庄(新郑机场南5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