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枣业动态
技术支持
 
  >>新闻中心

支青精神永驻 红枣产业共荣——拜什托格拉克乡伊斯勒克墩村四十年巨变礼赞
  

 

红枣分级装袋(李蓉摄)

红枣晾晒场(游文龙摄)

探亲支青与曾经的战友喜相逢(李蓉摄)

冬日的和田,暖阳和煦,让冬闲的日子更显慵懒。而此时的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伊斯勒克墩村,却正是红枣销售旺季:大货车、小汽车、三轮车在宽坦的村道里来回穿梭,各家各户都忙着将自家的红枣装箱打包装车,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现在已经是红枣销售的收尾阶段了,今天上午,河北沧州的一个老板把我家剩余的6吨红枣全收购拉走了!”12月2日上午,72岁的村民史鹤山乐呵呵地对笔者说。

伊斯勒克墩村于1987年开始种植发展红枣产业,开启了和田红枣种植的先河,并持续至今。该村因种植红枣得法率先致富步入小康,2013年以前户均收入就达到了20万元,是和田地区有名的富裕村、团结村。其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全面有序,成为和田地区农村发展的一个标杆,于2015年被评为“全国精神文明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2014年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还获得“发展民营经济先进村”、“平安创建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称号,是改革开放40年的一曲激昂赞歌。

“伊斯勒克墩”,维吾尔语意为“灼热的沙包”。因该村地处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原是一片连绵的红柳沙丘,夏季高温时节沙丘表面温度可达70度,故而得名。1965年8月,一批江苏知识青年响应祖国号召奔赴新疆,支援边疆建设。其中1080名支青就扎根在了当时的和田地区国有红旗农场,即现在的拜什托格拉克乡。而伊斯勒克墩村,就是当时支青们的驻扎营地之一。

“我们来的时候,这里是一片黄沙,住的是临时搭建的笆子墙房子。一锅揪面片做好时,半锅都是沙子。”忆起当年,重回故地的老支青郭金藩笑着调侃,言语里却没有一丝苦涩。就这样,凭着一腔热血和激昂的青春,支青们与当地各族群众一起扛坎土曼、住窝棚、啃干馕,顶着风沙战天斗地,硬是肩挑手拉地将一片长满红柳荆棘的沙包地开垦成了平整的农场。艰苦的岁月里,磨砺出了成熟的担当,也拼搏出了相濡的情义。“那时候日子真的很清苦,但大家都很齐心,从来不分你我、不分民族,开荒时一起干,种地时一起播,吃饭时一锅煮……”一同回来的老支青仇德义感慨地说。

在支青和当地民众的艰辛努力下,沙包平整成了条田,农场初具规模。最初,支青们带领村民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粮食作物,以解决温饱。1971年9月,农场改制为公社,划归洛浦县管辖,支青们也同时转岗到了机关、学校等单位,仅有史鹤山等少数支青继续扎根于此。1980年后,温饱已经不成问题,随着市场经济观点的提出,留下的支青们带领村民开始转型种植洋葱、土豆等经济作物,增加收入。1987年,政府从河南引进了一批红枣苗。时任伊斯勒克墩村大队长的史鹤山积极鼓励村民种植,并自己带头种了2亩红枣。在县林业部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成活挂果后的红枣亩产收益是洋葱的2至3倍。看到效益的村民,纷纷开始种植红枣。

此后,全村在逐步扩大红枣种植面积的同时,不断地探索引进和改良优质枣树品种。科学的种植管理,配以该乡独特的光热、水土资源,使得这里种出的红枣品质超群,维生素C、蛋白质、矿物质含量均高于同类产品,每年都供不应求。村里的种植户们也都成了红枣种植土专家,修枝抹芽施肥防病样样在行。虽然期间也出现过发展瓶颈,但在政府的支持引导下实施规模化种植、科学化管理,依靠品质打开了销路。红枣逐渐成为伊斯勒克墩村的主要种植作物,并推广延伸到全乡各村、甚至周边乡镇。

在这个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品质纵然好,也还需要品牌来支撑。拜什托格拉克乡政府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动员红枣种植大户成立农民合作社,为枣农提供产销服务;帮助合作社为该乡红枣注册了“五棵胡杨农场”商标,还申请了地理认证标识,打造区域绿色品牌,多举措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如今,该村的红枣种植面积也由当年的一二百亩发展到现在的4200亩,全乡的红枣种植面积达3万亩,全县红枣种植面积达17.8万亩;平均亩产也由最初的七八十公斤上升到七八百公斤。

现在的伊斯勒克墩村,有住户110户、376人。除了史鹤山等几户老支青外,其他均为后来迁入落户人员。但大家对支青开荒的那段历史、对种植红枣的发展历程都如数家珍,也都始终在传承着支青们战天斗地、建设边疆的热血情怀,始终传承着不分你我、共同繁荣的团结精神,致富路上互相拉一把……

从3月份的修剪到10月份的收果、晾晒,从嫁接定型到施肥用药、病虫害防治,村党支部都要组织干部群众到邻村结对民族农户枣地进行技术帮扶、制定增收计划,通过帮扶使结对户年增收40%以上。生产上的密切协作,也带动了各族群众的生活交融。遇上节日或婚丧嫁娶等重要日子,结对户都少不了提着礼盒去走走“亲戚”。而农闲时的篮球联谊赛、拔河比赛、舞蹈大赛等丰富的文体活动,也让各族各族群众的关系越来越熟络。跳麦西莱甫、扭秧歌、嗨广场舞,拉拉面、做抓饭、包饺子,大家都在行;不少维吾尔族男村民还对舞龙、舞狮也驾轻就熟,汉族妇女们也学会了民族刺绣。

“从2014年起,我们村的100多名红枣种植能手就与全乡其他12个村的维吾尔族种植户结成‘一对一’、‘一对二’的民族团结致富对子。村里户均38亩红枣,所以每户每年都会雇请周边的维吾尔族乡亲帮忙,既给工资还免费教种植技术。有的阿达西帮上几年工后,就回家自己种红枣发财了。所以呀,我们乡的每一颗红枣都有一个民族团结故事,都是一个发家致富故事。”年轻的村支书李开会这样坦陈。

因为这片土地是支青们带头开垦出的热土,又是支青带头种植红枣发展了经济,所以大家都亲切地称该乡出产的红枣为“支青枣子”。今年6月,村红枣种植大户李德振联合25户枣农,成立了“洛浦县支青农民专业合作社”。“起这个名字,是为了感念支青前辈们在这里奋斗的功绩。”说起合作社的名字,负责人李德振感慨地说,“没有他们当初的开荒,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现在我们享受着政策和稳定的红利,也不能忘记先辈们的辛勤付出。今年红枣又是大丰收,合作社帮村民销售了400多吨红枣。”

如今,曾在这里挥洒过辛勤血汗的支青们,都已两鬓斑斑,大都定居在了江苏。但每年7、8月,老人们都会回到洛浦、回到拜什托格拉克乡,缅怀那段激情燃烧的青春岁月,看望曾经一起开荒种地的战友。只要支青们一回来,该乡苏盖提博斯坦村70多岁的阿不都克热木沙迪尔就会专程来到伊斯勒克墩村委会等着相见,而每次老人都会热切地拉着曾经的战友,无比激动地说:“当年你们来,条件太苦了。但是现在条件好了,日子越过越红火了,你们要常回来看看,看看我,看看这里的发展变化。我给你们做炖红枣羊、烧大盘红枣鸡吃!”

支青人生,滤去苦涩,永远芳华;支青红枣,从皮到核,甜透人心。伊斯勒克村乘着改革开放的东风,依托红枣产业,把日子过得和红枣一样的甜蜜。从县城到乡里、再进入村子,柏油路平坦宽阔,路灯整齐排列,一排排整齐的红枣树成了行道树。村民家家都宽敞明亮,各种家用电器、农用机械一应俱全,户户门前都停放着三轮车、小汽车,一片欣欣向荣的小康景象。

“拜什托格拉克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从‘面袋子’、‘菜篮子’到‘果盘子’的发展模式,就是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一个发展缩影。”洛浦县拜什托格拉克乡党委书记黄维刚说,“下一步,我们将结合乡村振兴,继续推进全乡红枣的提质增效,引导红枣产业持续朝着绿色、有机方向发展,在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生态环境方面持续发挥作用,让红枣成为我们乡的‘生态果’、‘团结果’、‘致富果’,让农民真正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李蓉)

(中国日报新疆记者站)


版权所有:郑州航空港区天泽苗木种植专业合作社   联系人:宋英维(经理)工信部网站 豫ICP备15020670号-1 网站地图 rss 百度地图
电话:13676955052 客服QQ: 84192537   地址:河南省 新郑市 龙王乡 宋庄(新郑机场南5公里)